梦想的力量 ——记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我院优秀毕业生李华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即将在京胜利召开,在代表名单中,我们惊喜地发现我校药物制剂专业2006届毕业生李华的名字。这是哈医大的骄傲,更是大庆校区的骄傲,是学校多年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办学治校根本保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成果体现
李华是我校药学院2006届药物制剂专业优秀毕业生,现任南宁百会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生产管理部经理,曾获得南宁市劳动模范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从一名青涩青年学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家,她的付出与努力都清晰地印刻在她一步步坚实的脚印里。
李华同学入学之初家境比较困难,高考前父亲因病去世,只有母亲一人挣钱供她读书。为了不让母亲那么辛苦,李华便通过勤工俭学解决在校期间的生活费用。这期间,李华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和老师的热心帮助,直到今天她一直心存感激。梦想的种子也是在那时在她的心中生根发芽,她要努力学有所成,做出一番事业实现一名哈医大人的人生价值。
要强、倔强、不服输的性格,让她做任何事情都特别认真仔细、不甘人后。在校读书期间,她合理分配调度时间和精力,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还是系学生会和学校新闻宣传战线的骨干力量。
2004到2005年,大庆校区建设初期,各方面工作都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与挑战。李华作为学校党委宣传部校报编辑部主任(学生),协助老师出色完成了大量的报纸和网络新闻的采访、编辑工作。她撰写发表的《幕后英雄》《春之耕·绿之魂》等通讯报道,集中展现了校区人的二次创业精神和师生携手共建美好校园的奋斗历程,在当时困难条件下起到了鼓舞士气、振奋人心的积极作用。
在系学生会和校报两年的工作经历,锻炼了李华同学的工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使她成为一名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医学专门人才,为她毕业后一步步走向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华同学在校期间学习非常刻苦,工作积极努力,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先后取得了“双语演讲”比赛一等奖等多项奖励和校报“优秀编辑记者”等荣誉称号,并成长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毕业后她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学习状态,先后取得了吉林大学本科学历和在职研究生学历,这些都为她后来的药物生产、研发提供了丰厚的知识储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大学毕业后,李华来到广西南宁到百会药业开始了为梦想而打拼。16年的荣辱与共、深耕细作,李华做出了不菲的成绩,同时也对这家企业有着很深的感情。
“都说搞科研很苦,但苦尽甘来,我记甜不记苦。”16年来,李华扎根企业一线,钻设备、抓生产、优技术、学管理,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一步步成长为车间主任、生产经理,再到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无论职位如何变化,李华从未离开过生产一线。
“我就喜欢听机器的轰鸣,看工友们操作,琢磨琢磨新问题,当一名扎根基层的优秀工人。小剂药里也能实现大梦想。”李华说。
南宁百会药业集团是一家有着88年历史的老牌企业。李华进入这家企业工作时,生产设备老旧,产值产量处于基本维持生存的水平。面对设备故障频出、工人操作不当、生产上下游环节沟通不畅等“非技术”问题,李华暗暗下定决心,“搞生产要有技术,还要会管理,一定要把这‘两个拳头’都抓硬了!”
于是,李华一方面刻苦钻研技术,时常向老工人、老师傅请教,在老设备里捣鼓,对生产工艺参数反复优化,在实践中实现技术水平质的飞跃;另一方面,她利用空闲时间学习企业管理,从生产计划管理、物控管理、仓储运输管理、药品GMP实施管理、工艺技术与产品质量管理、综合性协调管理等方面入手,为统筹协调生产过程中的人、机、料、法、环等诸多变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得益于数年如一日的勤奋好学、精进钻研,李华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成长为公司的技术骨干。2015年,百会药业为适应转型升级需要,在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筹建新厂区,李华主动请缨担任新厂固体车间单体负责人。该车间是公司产值最大、人员最多的车间,筹建任务重大。
为了不耽误生产,李华和团队白天埋头苦干完成既定生产任务,晚上加班加点审核设计图纸、编制工艺规程及各类操作规范等。2019年9月,公司正式搬入新址,在李华的带动下,公司党员带头攻坚,仅用两个多月就完成了13个剂型的生产许可认证,各生产车间迅速实现投产。
焕然一新的办公环境,伴随而来的却是职工通勤时间过长。时任工会主席的李华在与工人交流中发现,许多工人居住在旧厂址的办公圈里,之前走几步路就能到车间,而企业搬到新址后,每天耗在路上的时间就有一小时左右。为解决工人的实际困难,李华积极协助公司办好职工食堂,为24小时倒班的工人随时提供免费餐食。同时,积极争取属地相关部门的支持,为职工开通了通勤公交。
十几年来,李华和她的团队坚持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突破口,研发了便于清理的压片机料斗和新型制药用压片机,成功申请两项国家专利。靠着生产技术的不断革新,近两年公司的发展逆势上扬,公司产值增加6600多万元,并顺利通过新版制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老企业如何走出新路子,是当下我们要思考的课题,也是压在老百会人身上的责任。”在李华这群老员工心里,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目标:将百会药业发展成为现代化医药企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并利用新百会的产品优势,逐步打造成为中国基本药物生产基地,向中国制药百强企业迈进。
锚定这个目标,李华全身心投入铝碳酸镁咀嚼片国家一致性评价项目研究,从工艺研究、产品试制、质量验证,到申报资料准备、人员培训培养、现场组织核查,李华和她的团队凭着多年来在一线工作的经验,逐个攻破技术难关。2021年2月,该产品顺利通过国家一致性评价,实现量产,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22年6月,产品首次进入医院集中带量采购,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宽。李华和团队的两项专利发明也已实质审查生效,另外两项实用新型专利正在审批。
光荣当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李华坦言,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们要肩负起民族药企该有的责任,以关心百姓健康为首要,致力于开发好药、新药,把‘药瓶子’牢牢攥在中国人自己手中。”李华说,未来她将继续奋战在医药一线,全力推动医药创新,为患者提供更多更有效的疾病解决方案,为健康广西、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有梦想,就会有力量。李华正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奋力前行,带着母校的期望与祝愿,带着哈医大人的自信与坚强,一路向前。